金牒局部
沉香木匣
正倉院黃熟香
2014年4月12日,<金牒”一詞指將通過鏨、鑄等工藝。由嵩山少林寺和北京博華文盛文化藝術(shù)有限公司聯(lián)合舉辦的嵩山少林寺清敕修大藏經(jīng)展會工藝展”少林寺經(jīng)堂開幕,展覽展示了國古代雕版印刷的整套工藝流程以及珍貴的乾隆朝刊刻的清敕修大藏經(jīng)》經(jīng)板。隨展的兩件唐朝金牒引起了觀賞者的極大興趣。展出的金牒共有兩件,一件為《金剛經(jīng)》尺寸為:150MM*140MM*20片,總長3米)另一件為失傳多年的千手經(jīng)》尺寸為:150MM*140MM*17片,總長2.55米)一同存放于一個沉香木匣之中。木匣長38cmx寬18.5cmx高11cm匣體局部全部由上等沉香木拼合而成,木匣表面長38cmx寬18.5cm為整塊沉香木,順其紋理隨形雕刻。箱蓋內(nèi)金銀彩繪祥云唐草鳳鳥紋。箱底坐局部由紫檀木打造而成。銅鎏金鏨花鉸具.其中《金剛經(jīng)》最后銘文為“開元十三年”即公元725年,確為唐代遺物,距今1200余年。
同類文物一局部收藏于日本正倉院,由日本圣武天皇公元756年捐入東大寺供奉盧舍那佛,據(jù)考證此批文物是由日本遣唐使攜入日本的中國唐代宮廷文物。
金牒”一詞指將通過鏨、鑄等工藝,將佛教經(jīng)典固于純金書頁之上,即黃金經(jīng)書。當(dāng)年武則天為雙親抄經(jīng)祈福,金剛經(jīng)御制序中曾寫道:奉為二親,敬造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三千部,花箋綬綵,香墨流芬,集寶字于銀書,寫靈偈于金牒。南朝梁武帝曾寫《金剛般若懺文》說:得金剛之妙寶,見金牒之深經(jīng)。可見金牒在古代是一種極其珍貴的經(jīng)書,只有皇家為特殊用途而制作。